查看原文
其他

兰晓龙:故事不止,英雄不绝 | 故事人

小明 烹小鲜 2022-08-03




这是鲜喵的第 1869篇吐血原创



  喵族码字员:小明



兰晓龙是现在军事题材影视剧最重要的编剧之一


今年春节档最大的热门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票房已经剑指40亿,这个成绩加上《长津湖》的57.75亿元票房,最终系列总票房突破100亿大关不是梦。而它也将成为中国影史上票房最高的系列电影。



关于《长津湖》与《水门桥》的拍摄幕后、特技效果、演员表演等选题,已经有很多文章写过了,但是他们都忽略了创作这个故事的重要幕后操盘手,编剧兰晓龙。


兰晓龙1997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从业20余年,作品不多,却每一部都深入人心,《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以下简称:《团长》)《生死线》这些名字随便说上一个,都足以勾起不少人的童年回忆。


兰晓龙早年经常在贴吧匿名发帖,因为他的ID后三位是249,久而久之便被剧迷们调侃为“249”。



兰晓龙的作品一直有一个清晰的脉络。虽然他写的题材涵盖抗日战争、远征军、抗美援朝和现代军营,但是他总有一条暗含的草蛇灰线,巧妙地把他笔下不同时代的人物串起来,这个线索便是七连。


七连在《长津湖》中是战术灵活的“第七穿插连” ,在《士兵突击》中是“不抛弃、不放弃”的钢七连,也是《团长》中最后俘虏孟烦了的七连。七连是兰晓龙创作的起点,也是他一手打造出的“宇宙”。他的表达与他创作故事的方法,都隐藏在上述的几部作品中。





兰晓龙所有作品中,塑造的最成功的角色还是《团长》中的“小太爷”孟烦了。这个角色经典到什么程度呢?饰演者张译直到现在演任何角色都有人在下面亲切地评论“小太爷”。张译本人也很珍视这个角色,他不仅在《团长》播出的几年后重走拍摄时的场景,还经常与剧中的演员聚会,畅谈往事。



孟烦了成就了演员张译,张译的表演也成就了孟烦了。这个角色为什么如此鲜活?


孟烦了曾是一介书生,饱读诗书、勤于思考、精通英语,在当年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后来日寇侵华,他放弃学业,投笔从戎,官拜中尉副连长,在一场与日军的遭遇战中,连队尽没,只剩他一个人拖着一条瘸腿活了下来。


这个角色有一段描述自己的独白:“野心勃勃,诸战皆北,一事无成,孤星入命,孑然一身。曾于这战乱之秋誊抄了十几份遗书发给所有亲友,从此就冒充活死人。”



孟烦了是复杂的,他心中想成就事业,想活得像个人,每次危机来临时都会负起责任,但同时他的人生观悲观、灰暗,他不放弃任何一个机会用最高明的讽刺去嘲笑他的战友。即使这么一个按理说观众很难喜欢的主角,在该剧播出后,引得很多人跟着他的遭遇又哭又笑。


人是复杂的,角色也是复杂的,兰晓龙的剧中没有绝对的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他们都在自己的命运中浮沉挣扎,都有善良的一面,也有自己打小算盘的一面。这种写法会让每个人物更更真实、更富有层次感。这样人物在迸发个人闪光点的时候,才更具情感冲击力。



他笔下人物的闪光点,通常是坚持。


团长龙文章带着“炮灰团”在树洞中坚守了38天之久,打退了日军多次阻击,打出了中国军人的精神。


连长伍千里带着第七穿插连的弟兄们,在冰原冻土中面对美军的燃烧弹攻击时毫无惧色,誓死为主力部队完成穿插任务。


士兵许三多坚守到整个钢七连只剩他一个人,他没有自暴自弃,也没有自怨自艾,“一个人的连队”依然斗志昂扬。


兰晓龙的笔下没有抽象的符号,只有一个接一个具体的人。


兰晓龙不信平白无故的英雄,但是一个人只要坚持到常人所不能的境界,他就会成为英雄。




旅与战争题材大多以场面和特效作为卖点,但是兰晓龙的作品却不同于此,相比于战争戏,观众普遍更爱看他在写战争前和战争后的人物状态,战争本身反倒成为了“调味品”。


几年后,观众们也许会忘记吴京在《长津湖》和《水门桥》中近似于武侠片的雪地跑酷和飞檐走壁,但是一定会记得他牺牲时,美军的喷火器喷出熊熊烈火,把冰冷的雪融化成水,弟弟伍万里抱着哥哥的尸体,一起顺着山坡流下去。


我们在国内外的各种战争片中看到了太多雪景,战场上的雪代表着坚硬和寒冷,是大自然最严酷的气候条件之一,它给参与战争的士兵们带来了冻伤、绝望与死亡。



《水门桥》第一次让战争片的观众看到了寒冷坚硬的积雪并非坚不可摧,它可以融化,可以柔软,可以变得温暖而流动,时间仿佛停止了流逝。如此高级而别致的抒情手法,是《水门桥》带给战争片的创举。


这是整部影片难得的“缓慢”时刻,也是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情节。


而在《团长》中,兰晓龙用了更长的篇幅描述特殊时代大环境发生变化的原因 ,这种视野和格局超脱于一般战争片的表达维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团长》以一己之力,刷新了国产战争剧的思想高峰。


在《团长》故事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兰晓龙特意在主线叙事中加入了一位忧国忧民的书生角色,他满怀报国从戎的志向,想自己拥有一支枪打击日寇,同时也在思考着民族复兴的终极答案。


他说出了全剧最振聋发聩的台词之一。



正是这种认为五千年的泱泱华夏一定会厚积薄发的思想者们的前赴后继,才能有后来中国的崭新篇章。


还有那句“我不是想把我的想法强加给你,我只是以为,咱们年轻人,可以交换彼此喜欢的东西。不过,你们好像也没有喜欢的东西,除了钱跟女人。可在这一点上我认为你跟他们不一样。可还是沉疴绝症。都是衰老和不信。”形形色色的人与思想的碰撞,才是《团长》的核心。


后来这个学生在一次与日军的遭遇战中牺牲。


《长津湖》中的雷公,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和极强的心理素质,在七连战士们心中是“父亲”一样的存在,在战争开打之前,他与伍万里亦父亦友,驯服了这个冥顽逞强的小孩,教他在战场上如何生存。


“记住了,不要命的小子当不了英雄”


正是雷公的牺牲,达成了伍万里人生中第一个重要的转变。这是《长津湖》第一部的结尾,也是伍万里英雄之路的起点。他明白了英雄不是滥杀,知道了枪口何时要抬高一寸。



兰晓龙擅长写“暴风雨前的宁静时刻” ,也擅长在这种环境下让角色碰撞出富有深意的台词与思想。


据悉,他与老搭档康洪雷合作的电视剧《冬与狮》今年开机,这部剧是《长津湖》的剧版。


时代在变,七连不变,我们可以一直期待兰晓龙!


注:全文图源网络


- END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